自己是屬於業餘養鴿愛好者,平時也需要為五斗米折腰而忙於工作;忙起來的時候,一個月約有10天在國內跑,根本連國內養鴿在地強豪有那些,真的不知道,平時鴿界的資訊來源就是一個月一期的鴿書,
向周遭前輩開口引種都被拒絕(事後才知道因為空中事業沒有穩贏的,為了避免不必要麻煩,前輩通常都會謙虛的婉拒;再者也是因為沒有交情的關係),就只好轉向國外強豪引種,不過在支出許多錢後,始終不見好佳績,最好的不過就是得了個五關綜合53位;
為何會這樣呢? 明明一樣向國外引種,為何鴿刊有那麼多強豪讚不絕口的誇耀引進後作出翔績連連,而我卻失望連連,感嘆鴿質不如自己原有已經在地化的鴿種呢??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...
在一次偶遇鴿藥藥廠業務,經開釋後,才釋懷,原來藥商老闆們至國外是談的下來整櫥搬,談不下來是重點鴿(翔績好,手感佳)引進自養,為的就是要拚高額獎金;另有生意頭腦者則一併買進同血系來台販賣,賣的好,等於幫他們把引種費降至最低(甚至還有賺),不過當然風險還是要自負;而原先老闆可作出比賽櫥就多,往往作出個30~50羽參賽,一年比3季,那麼就有150羽比賽鴿,就算新引進試種的都不插,只要飛出成績了,光是賣就值許多錢了;但反觀我們這些業餘參賽者,寄翔個3~5羽,敢全部用新引進試種的嗎?就算敢,一年比3季就出賽9~15羽好了,以一羽一萬元打底,就算飛出翔績,除非插的準,不然能得的回報幾乎少的可憐(大多得名不得財),就算要賣,也因為名氣不如人家,得獎彩金也不豐厚,賣的也會很辛苦,就算要留下來當種鴿,也常常作出翔績不會連續,這都顯示出,沒有好的鴿底,要在鴿界打拚,真的會很辛苦!!(事後也有藥廠老闆口頭說明這樣現象,鴿賽除了在比鴿種外也是在比口袋是否夠深,高入賞鴿系不會從空自己掉下來,也都是要靠摸索培育鴿底,雖然大銘鴿不見得買回都會賺,不過贏就贏在生出來入賞鴿的機率,因為許多的不確定存在,才會讓這麼多人都著迷)

所以,養鴿引種除事前準備工夫要足(準備鴿種要配合自己賽區),也要分的清廣告詞與真實差異(例如成績只有地區130羽冠軍,但如擴大至全國或半全國,參加羽數看起來也多幾十倍,等數雖掉一些,不過看來就很嚇人(如南海夏季賽,如嘉義地區鴿會冠軍,將統計數據一路從屏東高雄累計至彰化,那麼參加羽數就很嚇人,不過鴿櫥在嘉義,那樣的分數一樣可以撐至彰化嗎?這值得商確);再者,進口鴿引進後的馴化過程,還要有等的功夫,圈養環境也要能搭配的上(目前台灣在地化數十年的鴿種就沒有這類問題;有差的應該只是在搭配賽制需早熟度高與否,台南高雄一帶130~140天參賽是屬難度較高的幼比鴿,這類需要早熟度高很多的鴿種,因為鴿子教乖沒多久就要開始陸訓了;而150~180天應該是其他地區普遍採用的幼比制,外訓大概在比賽前1~1.5個月開始展開)

經過這樣的經驗,一路走來,我才真的體會出先人的智慧,真的,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,一樣都是那一顆...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周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